孔子的生活智慧 快乐的条件
发布时间:2013-06-16 18:22:59

孔子的生活智慧  快乐的条件

 

不怨天、不尤人,下学而上达,知我者其天乎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《论语·宪问篇》

任何一套哲学,都须具备三项条件:第一,它必须照顾到我们的“经验”。人类生活于现实的世界,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,这是生命成长必有的阶段。年轻时为了理想而付出代价,像骆驼一样,承受许多重担,等到自己在生理上、心理上成熟之后,进入社会,了解伦理上基本的行为规则之后,便须自己负责。你可以选择你能够做、应该做而且愿意做的事。

    幸运的是,这个时代是个相当自由、开放的社会,虽然仍有一些抗争,但是基本上说来,只要认清自己所要为何,能否达成,便会发现自己选择一个快乐生活的可能性仍旧很高。

    在经验界的事实方面,不能避免的是,人从内到外或是从外到内之交互、沟通的过程。许多时候我们会受外界影响:家庭中的亲友、社会上的人群、乃至于国家、人类,因此生命不是完全隔绝或完全自主的,外界变化的影响力仍是非常大的。同样的,每个人也都有一个内心的世界,可以透过自己不断地选择,产生价值高低的波动,形成一种心灵状态。这种心灵状态也会影响到周围的人。所以,人的生命犹如水晶球一般,可以从一个人的生命看到整个宇宙的变迁、发展,及对他所产生的影响,也可以从整个环境看到一个人会面临何种考验及挑战。个人的喜、怒、哀、乐与整个生命发展过程的成败得失,都可以说是经验世界不可避免的现象。

好的哲学必须尽量照顾到多方面的经验。若仅只是谈论好的经验、快乐的经验,那么它是一种“乌托邦”式的理想,让人听起来非常完善。有的心理学告诉我们处世的技巧、方法,如何避开困难,看到人生的光明面,不断给予自己快乐的保证。但是若把快乐当做生命的目标,最后难免会有失望,因为生命的深度,并不表现于得到快乐上,而在于面对现实上。接受现实之后,便会发现这时的快乐与原先心中设想的快乐不同。所以,哲学的第一步是要照应到经验的整体。

哲学要如何建构,才能照顾到普遍的经验呢?简单说来,它必须根扎得深,也就是深入到人性的本质。几乎所有的学问都须在人性发展的过程中寻找一个立足点,然后去发展某一方面的课题,如政治学、社会学;自然科学更为狭窄,仅仅定位在物质世界的一部分,物质本身是供我们研究的。真正的学问是人文方面的素养。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利斯(Sophocles)曾说:“宇宙万物之中,没有比人的存在更值得惊讶的。”明确指出人是造化的奇迹。但光是人的生命存在就值得惊奇吗?人是动物的一种,生生不息,在宇宙中数量庞大,没有什么好值得惊奇的,因此人的值得惊讶之处,并不是指人生理上的结构、形状、体力,却是指“人的精神之能量”,亦即人有自觉的可能,觉悟到自己是一个主体,可以透过自由选择而建构真、善、美的价值。以自然生命作为凭借,建构一个属于人所持有的价值生命。

    另一位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德斯曾说:“一个人若不能说出自己的思想,便是奴隶。”一个人若不能以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思想,他就如同奴隶一般,受役于他人,不能自主。人是会说话的动物,心中有了感受、想法,会将其化为语言,而在转换成语言的过程中,便形成了独立自主的人格特性。好比念书、听课,在念完之后,必须反省,了解课程内容的意义,经过自己心灵、思想的咀嚼之后,以自己的语言来诠释,才真正能将课程内容融入自己的世界,成为生命及生活的一部分。

    由此可知哲学必须照应经验的全面,根本的方法是探讨人性;而询问人性的根源何在,便须作理性的反省。这是哲学的第二个条件。由哲学的要件,可以看出讨论问题要由大前提、小前提、结论,一步步循序渐进地发展,而不是陈述独断的教条。要从经验材料中抽绎成大的系统,再讨论此一系统,这才是哲学思想合理的建构途径。思想建构之后,出现各种不同的主义,如唯心论、唯物论、马克思主义、资本主义等。主义是在理性的整体建构中产生的。自有人类以来,人类的经验没有完全正常过,每一个社会都在不正常的经验中设法摸索寻找。

因此,真正伟大的哲学家有一种责任:虽然乱世中天下无道,他仍阐扬人性是向善的。人可以自由选择,这是“向善”而非“本善”,由自己来决定选择的趋向是否能对自己有所交代。若选择对了便心安,错了便不安。这个现象可以说明人性是趋向于善的。天下人皆可能做坏事,但是做了会不安。为何可以肯定做了坏事心会不安?那是亲切体察自己的内心所设定的,因为自己做了坏事会不安,故推而演绎出别人同样的也会个安。人活在世界上,可贵之处在于他可以自由选择,甚至选择犯错,人的尊严不在于懂了道理之后便不再犯错,这样是把人用另一种精神枷锁围困起来,一切价值都源于外在的压力。人的尊严不在于不会犯错,而在于知道自己犯错后,勇于承担责任。“过而不改,是谓过矣。”知过能改,善莫大焉。儒家从不期待一个完全没有过失的人。这样的人不知道别人所承担的压力,也不知道人性的弱点所在。因此哲学的第三步必须指出人生的理想。

健康的哲学在经过“经验”“理性”两个步骤之后,还要提出人生观,对生命作正面的肯定,但并不抹煞生命的负面状况。儒家带给人的,并不是完美的世界,而是人的自觉,借由自觉开展了人生的正面价值。换言之,儒家告诉我们什么是“人”?我们了解了人的定义以后,对任何事情的判断就不会只看表面,或只看功利。与别人来往时,要抛开一切外在的凭借,仅就他是一个人来面对,此时要尊重他是一个人,观察他的行为是否合乎人的要求,若合乎人的要求,就表示我们志同道合,若是志趣不相洽便不要勉强去交往。

儒家毫无疑问是一套好的哲学,但并不表示别的哲学便是不好的。例如:道家,也是一套好的哲学,但那仅能适用于少数人。大多数人会认为道家思想太过遥远、高超脱俗,无法掌握。儒家则没有任何先天的预设,并不要求具有何种心智才能懂得其中的要义。

    我们讨论“走上快乐的人生”,绝对不是将此视为一种廉价的心理学替代品,而是要由儒家的经典去探讨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 由内而发,人人可至。

    快乐是有条件的。任何事情若是没有条件,人们就不懂得珍惜。快乐的第一个条件是:由内而发,人人可至。人人可至并不表示人人必得。人人可以得到快乐,并不是表示人人一定得到快乐。所谓“由内而发”,是指快乐不是外在的条件所能决定,不是因为得到外在的物质之后,才能产生快乐的情怀。总而言之,外在的名利权位,或社会上的肯定都不是快乐的必要条件。快乐的必要条件其实很简单,便是活着,亦即存在。但光靠必要条件并不够,那只是一种生物性的表现,而快乐却是精神能力的表现。所以,充分条件是要发挥人的精神能力。在这方面也许会有争议。有些人认为在饥饿的时候吃饭便是快乐,这无可厚非,生物性的满足的确也是一种快乐,只不过这种快乐无法持久。因为吃饱了之后,便不再有吃的乐趣,快乐也就不存在了。任何生物上、生理上的快乐都有一项特质,就是使人当下满足,满足之后快乐的感觉便消失了,惟有等到下次的需求涌现时,才会再产生快乐。这种快乐不仅缺乏恒久性也无法凸显主体性,亦即并非由自己作主。

    但是,精神方面的快乐却无时无地,没有任何条件限制。有时或许会受制于外在的因素而无法随心所欲,但快乐的最高境界正是要超越外界的干扰限制,不需外在的凭借。所以,快乐的必要条件是要人活着,充分条件则是必须发挥精神上的能力。

    人生可能遭遇各种困境。前面提到快乐的必要条件是活着,但活着却可能衣食困乏或不得志,为了脱出困境,便要寻找超越的动力,也就是要有一个值得奋斗的目标。

    所以,快乐的步骤包括:一、由内而发;二、有超越困境的动力;三、有值得奋斗的目标。

在此依孔子的说法说明。首先谈到的重点是:贫与富无法决定是否快乐。

子曰:“贫而无怨,难;富而无骄,易。”(《宪问》)照一般情形,贫困的人容易抱怨。贫,并非仅以金钱来衡量,广泛地说是以欲望的多寡来衡量,许多需求由于现实的因素而无法满足,常会造成怨恨、嫉妒的心理。有钱的人在某些基本的需求上已得到满足,那么要他做到谦虚比要求贫穷的人不去埋怨,要容易得多了。对一个凡人来说,有没有钱可能会影响快乐,但若他真的有钱了,他所要的快乐便会变得复杂,可能更加无从掌握。

“子贡曰:‘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’子对曰:‘可也。未若贫而乐道,富而好礼者也。’”子贡认为只要是虽贫而不谄媚,虽富而不骄傲,便算不错的修养了。但孔子认为那仅是消极的态度,他更进一步期望:贫者仍可以道为乐,富者则能积极、主动的表现完善的人际关系。值得注意的是,虽贫犹乐是一种信仰情操。在宗教的立场上,要求人贫穷而快乐,是基本的原则。例如,基督宗教认为要放弃物质享受,过最简单的生活,才能得到快乐。因为贫穷时,心思便不在财富上,而放在该做的事上,如精神的修养。但孔子是哲学家而非宗教家。在“贫而乐道”的解释上,宗教家认为是因贫而乐,快乐是因为贫苦、简单的生活所产生的;但孔子的诠释,却并非教人为了得到快乐而去过贫苦日子,孔子指的是在最坏、最苦的环境下,仍能从中去体会、去追寻快乐。在儒家思想中,人生的目的并不是在于得到财富,而在于内心潜力的发挥,知、情、意的成长,尤其是意,它是由人类自由选择去行善或作恶。

子曰:“贤哉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,贤哉回也。”孔子多次提及颜渊的行为,肯定那是儒家理想的表现。他身处简陋的环境,却好像富有天下,没有任何缺乏,那是何等的境界?一般人可能会论断他有精神迷幻的倾向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为何不设想他是具有崇高的目标要奋斗,就好像“观于海者难为水”的心情一样。见识过浩翰的大海之后,就很难再去对一般的溪、河作任何评论,因为心胸不一样,眼界也就宽广了。

孔子不仅如此赞赏颜渊,他自己也有类似做法:“饭疏食,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”虽然他过的是粗茶淡饭的简陋生活,但其中仍有乐趣存在。耶稣也说过类似的话:“狐狸有穴,飞鸟有巢,而吾却无一可为枕之地。”这些都说明人间的一切不值得我们太过于执著。孔子并不否定现实世界的成就,因为他认为,任何成就都有其正面的意义。宗教总是要求超越世界各种评价的标准,哲学则重视经验,要在经验中分辨价值的高低,自己选择,自己负责。事实上,人间一切外在之物,只要是得到的便可能失去,因此只有从内在培养,别人才无法夺走,也不会流失。此即孔子所谓“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”

子曰:“其为人也,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”(《述而》)前面所谈的几句话中,一再提到“乐”这个字,无非是要说明“乐”是不受外在条件限制的。虽然仅有最基本的生活条件,食可口,衣可蔽体的程度,但心中一点都不觉得苦涩,因为快乐源自内在的心灵,而不是建立在欲望的满足上。

超越困境的动力

接着,我们谈到动力,就是要得到快乐的背后力量。每一个人都知道要“乐以忘忧”,但很少人能真正做到。

子曰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(《述而》)又说:“出则事公卿,入则事父兄,丧事不敢不勉,不为酒困,何有于我哉?”(《子罕》)一个人致力于研究学问,谆谆教诲而不倦怠,进入了社会,便尽忠职守,回到家便遵循长幼有序之道,侍奉亲长;丧事也要力求做到完善,不可马虎。换言之,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,了解人生的正途,如此便能启发心灵的快乐。外在虽有众多的限制,却无法抑制内心的喜乐。

因此,孔子不仅做好自己该做的事,不受外在环境限制,并且自由选择值得奋斗的目标,在其中得到快乐。

值得奋斗的目标

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(《学而》)学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后,在适当的时机中加以印证、练习,心中便有喜悦。“朋”是指志同道合的人,能与心灵契合的朋友相聚,真是一件快乐的事,乐是形之于外,悦是暗喜在心。再者,别人虽不了解我的才干,使我怀才不遇,但我仍不因而怨叹时运不济。这种心态无疑正是君子的表征。有了这些修养,快乐就不须依赖任何具体的成就也能源源不绝了。

子曰:“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?”(《述而》)这句话是孔子思想的精要。仁,是人生的正确途径,既然追求人生的正途,又能如愿以偿,便没有什么好抱怨的。我们选择了自己认为该做的事。

   子曰:“不怨天,不尤人,下学而上达,知我者其天乎!”这句话更指出了快乐的产生并非由于外在的界定,而是生于自我心中的精神力量。不管自己的才华有多高,见闻有多广,别人赏识与否,都不会影响自己的心境,英雄总是不寂寞的。

 

 

版权所有 999策略白菜手机论坛 - 766全讯白菜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