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专栏|每周一鸟:黑水鸡
黑水鸡
Gallinula chloropus
黑水鸡(学名:Gallinula chloropus)鹤形目秧鸡科黑水鸡属。黑水鸡又名红骨顶,红鸟,冠水鸡。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无危动物。多成对活动,生活于富有芦苇和水生挺水植物的淡水湿地、林缘和路边水渠与疏林中的湖泊沼泽地带。
形态特征
体长28~35cm,虹膜红色,嘴端淡黄绿色;上嘴基部至额板深血红色;下嘴基部黄色。额板末端呈圆弧状,仅达前额。脚黄绿色,裸露的胫上部具宽阔的红色环带。
成鸟:头、颈、胸、腹灰黑色。背、翼及尾羽黑褐色。两胁有白色条斑。尾下覆羽两侧白色,中央灰黑色 。尾上翘时会露出尾下两块鲜艳的白色。
幼鸟:嘴、额甲黄褐色。上体棕褐色。头颈侧棕黄色。颏、喉灰白色。前胸棕褐色。后胸及腹部灰白色。
识别要点:嘴红色而先端黄色,额甲亮红色;两胁具白色条斑。
生境与习性
栖息于芦苇等水草丰富的湖泊、沼泽、水库、池塘、 水稻田等地。常穿梭于草丛或在水面浮游植物间翻找食物。不善飞,善游泳和潜水,频频游泳和潜水于临近芦苇和水草边的开阔深水面上,能潜入水中较长时间和潜行达10米以上,能仅将鼻孔露出水面进行呼吸而将整个身体潜藏于水下。
地理分布:分布遍及大洋洲外的全球温带至热带地区。在我国, 除西北干旱地区外,几乎遍布全国。河北各湿地均有分布。
食性:杂食性,以水生植物的幼芽、嫩叶、根、茎、种子及昆虫、 蠕虫、蜘蛛、软体动物为食。
迁徙:部分夏候鸟,部分留鸟。长江以北主要为夏候鸟,长江以南多为留鸟。春季于4月中下旬迁到北方繁殖地,秋季于10月初开始迁离繁殖地,一直到10月末。
繁殖方式
繁殖繁殖期4~7月。雌雄成对单独繁殖,营巢于水边浅水处芦苇从中或水草丛中,有时也在水边草丛中地上或水中小柳树上营巢,周围均有芦苇或高草掩护,巢甚隐蔽,呈碗状,主要由枯芦苇和草构成,内垫芦苇叶和草叶。每窝产卵通常为6-10枚,也有少至4枚和多至12枚的。卵呈卵圆形和长卵圆形,灰白色、乳白色或赭褐色,被有红褐色斑点,通常每天产卵1枚,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。雏鸟早成性,刚孵出的雏鸟通体被有黑色绒羽,嘴尖白色,其后一直到额甲为红色,孵出的当天即能下水游泳。
种群现状
该物种分布范围广,较常见,种群数量趋势稳定。目前共记录12亚种,其中我国分布有2亚种。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《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、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》。